搜索

张金生摄影作品《苗银,苗绣,苗家人》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其实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一些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为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再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生活在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本地繁衍至今。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具有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的特点。真正的苗银饰品很多都不是真正的纯银,材料上一般有三种:以黄铜为主的"苗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境内,如云南大理市鹤庆县新华村的银饰品。鹤庆的银饰品成分以黄铜为主,部分纯银饰品则是通过其它渠道进入到当地市场。);以白铜为主的"苗银"(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如贵州省凯里市千户苗寨附近的银匠村。银匠村的苗银饰品成分以白铜为主,通过电镀、加蜡、上色的工艺处理,形成颇具特色的贵州苗银饰品。);以红铜为主的"苗银"(又名紫铜,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电火花专用电蚀铜等要求导电性良好的产品。红铜的硬度虽较差,但直接经过捶打就能制成各种工具和装饰品。”)。

《苗银,苗绣,苗家人》

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崇、防阴气戕害。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战胜作恶的“老变婆”,确保合家平安。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绣,作为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服饰文化的瑰宝。现存的苗绣,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文身。雕题就是用刺刺破皮,涂以朱砂或其它色彩;文身就是用刺仿龙、凤、夔花纹雕题,在人身上刺出现龙、凤、夔的保护色花纹,藉避龙、夔之害,战胜龙、夔,以谋生存。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聚集区。

《苗银,苗绣,苗家人》

摄影师:张金生,酷爱摄影,尤爱少数民族古朴、本真的民风民俗及民族文化。2016年3月从哈尔滨出发,独自一人环祖国大陆一周自驾游摄,行程二万多公里。先后做过电视连续剧《遇见王沥川》、《赤焰》、《替身》、《风筝》、《猎金风暴》及网剧《魔战之贞洁少女》和院线电影《开罗宣言》等影视剧的剧照师。曾多次为北京心连心艺术团拍摄舞台歌舞剧照。2013年,为救助贫困白血病女孩自费举办过大型公益摄影展 向社会唤爱,并先后为其筹集医疗费用近二十万元。摄影作品屡次刊发新华网、《环球人文地理》等各大媒体。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苗银,苗绣,苗家人》

摄影|张金生
 Photos by Tonkeg'S 朋友圈|编辑:Ta的故事


13

打赏作者张金生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