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


最早一次亲近上里是两年前12月中旬,两年时间过去,小镇除了内街部分木吊角楼有些拆改翻新外,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群山环抱之间,两条溪流绕古镇而下,田园小丘之上,远山如黛,四周古树、碧竹、溪水、古桥相映成趣。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相伴,秋雨炊烟上里,宁静古朴小镇,也不失为一幅怡人的田园水墨。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遗落的相思》

喜欢雨后的小镇,烟云氤氲,水雾朦朦,有灵气!那一年,路过上里,遇见街上一位老人家孑然一身蹲坐在街旁,仔细地串着青竹簸箕里一颗又一颗相思子,老人家很有眼缘,便讨了几串念想,也好解对心上之人的牵挂。情之为物,本若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且遍身带刺,纵然你就算万分小心,也不免为其所伤。再来上里不问它物,只因被遗落的那一串。如此执念,倒是自己多情了!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碧峰峡山》

雅安,素有雨城之称,从城去上里经过碧峰峡,不自禁惊叹天府之国地势多样,青峰竞艳,丹壑争流的山川俊美自然风貌,和秀冠华夏的巴蜀文化及竞相辈出的名人文豪,这也是自己经常喜欢来蜀地走走看看的原因。自然清新的空气,浓厚的历史沉淀感,悠然自得的生活少了嘈杂、喧嚣,多了虚静、恰淡。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扩展阅读】上里,历史悠久,素有“川西咽喉”之称,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根据境内尚存的文物记载,古镇初名“罗绳”,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民族地区的关卡之一。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古镇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繁荣,便以五大姓氏(即是:韩、杨、陈、张、许五大家族群聚)更名为“五家口”。解放后,依据陇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乡划为上里。有水的地方总是带有灵气的,隐藏在深山里的古镇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尚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及形式各异的古代、近代石拱桥。虽然古镇已商业性开发,相比较其它,古镇平常游玩的人并不多,很静怡,可以慢慢地走,慢慢地游。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川藏之行,上里,采撷相思子》

《上里》

摄影&撰文:扁担舟
 Photos by Tonkeg'S Story|编辑:Ta的故事
76

打赏作者扁担舟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