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口”:原名九湾十八口,后为片口,据传此地带“口”字的地名很多,遍地是“口”,遂就叫片口。亦有传说:“很久以前,两个外地秀才来到片口,每天到各家喝茶吃饭,吃完就走,饿了又来吃,也不道谢。时间一久,主人觉得很奇怪,想问个究竟。秀才说:“石泉县仗打得凶得很,兵荒马乱,我们是为‘骗口’才到这里来的。”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晓得他们是来“骗口”的,都好酒好菜招待他们。后来,人们慢慢地把这里叫骗口,因为骗字不雅,就改成了片口。”此说源于《北川民间文学集成》中的一个故事,只能当作茶余饭后打趣笑谈当不得真。“逢场”:意指遇到某场合、到达某场所;遇到有集市等意;“逢场作戏”: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地表演,后指遇到些有兴趣的事情场和偶尔凑凑热闹。诸如:“不过顺路搭他的车一程舒服些,用他洒茶吃适口些,逢场作戏,又有何妨!”如是说“片口场”也不委屈了其“小成都”的雅称。
(碉楼)
无论片口场昔日何曾的喧嚣繁闹、鱼龙混杂,已终成过眼烟云,历史也当付诸笑谈之中,时过境迁,而片口场的碉楼还鉴证着白草羌曾有的辉煌,也成了现在片口场仅存一座保存完好的碉楼。据历史记载,明末曾在片口乡所辖磨盘沟设场,后因场地过于狭窄,清嘉庆十八年迁于片口,是为复盛场。又因片口盛产黄金、碱、药材、大烟及野禽、野兽珍馐等物资,且常有蓉城、遂宁太和镇等数十个市县镇的商客在此地扎庄收购,加之片口是通达松潘县和平武泗耳的要塞、川藏、川甘陕茶马古道,藏、羌、回等少数民族来此赶集甚多,故贸易特盛,文化益开,实为绵州边境上繁荣的重要市场。时至1946年至1948年期间,达到片口商贸的鼎盛时期,烟帮土匪多帮派聚集、枪炮多战事多风云易变、生意买卖多商铺鳞次栉比,吃的喝的玩的抽的闹的无一不全,成了一时的“极乐场”,洗涮着过往的富贾贵商。
(“片口妈妈”)
回涪城后的第二个周末去了趟片口乡,心念着采购些片口的当归,倒也没虚了此行。十一月份至十二月初期间去片口乡走一走,岷山山脉高谷沟壑之间青黄相间、层次鲜明,多雨润而少枯燥。也正是当归、天麻、山参等上好药、食材应市的时节,赶得巧逢市就能遇上,自用或馈赠亲友都是不错的。当然,能够遇见一、二位有趣的人是更好,正如片口老街上碰见的这位“妈妈”,不仅是位很有趣的人、谈吐大方,是位大家闺秀出身。“妈妈”开口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故事”,老街上的“烟馆”“茶楼”“赌场”...如数家珍,只是故事的结局难免有些让人唏嘘!待见人来不时说句:“他们在拍我家挂着门口的腊肉......”
(一块腊肉)
这是一块好腊肉,肥瘦相间,不干不燥,从选肉、腌制、晾晒都需要认真考究,才能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饕餮珍馐。2020年12月份,第一次慕名来片口,遇一位山里大哥,被他背包里当归气息所吸引,遂问“此物何处购得?”哥哥二话没讲,又怕我等不识真假,领着直奔场摊,亲自挑选十余斤和摊主说了价,交予我等,临别时又邀去家里作客,婉言谢绝后,至今被这位哥哥的真诚而感动。片口乡里的人很热忱、很率真、很包容,局气!
(碉楼下的肉摊)
碉楼下的这个肉摊是个老摊,还是头一回见肉摊前老板正襟危坐。而在片口,无论新街或是老街常见摆满的摊不见摊主左右是常事,倒也未见摊有何异样,颇有先古遗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感。
(碉楼餐馆)
碉楼旁的这家“碉楼餐馆”是一对中年夫妻在经营,男主人很腼腆,看见同伴的杨用镜头对着他时,慌张地忙躲闪到一边,逗得女主人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女主讲平常时馆子都打烊,只有逢场(每逢2、5、8日)时才开门经营,去年来片口时就吃过她们家的米粉和抄手,味道很好。只是今年环境不太好,来片口的人较往年少了很多,但生意无论咸淡摊逢场必出,这是营生的仪式感,谁又说不是生活的一种态度呢!
(出摊卖菜的老人家)
(老街一角)
(逢场的茶摊)
(片口天主教堂,始建于1861年)
(金华小吃)
(邓家裁缝)
(烟火气)
(铁匠铺子)
(理发师的根雕艺术)
(结帐)
(变废为材)
(赶场的大妈)
(逢场小憩)
(肉摊上的交易)
(早餐时间)
(老地方餐馆)
(逢场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