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幅幅让人震撼的人物肖像作品,一时间让准备好的语言文字尽显惨白无力。记忆中所见,还没有哪一位当代摄者能够创作出如此让人内心震动深刻又系统地记录着羌、藏、蒙、彝等众多少数民族人物肖像作品。但就这样一位足够称呼为纪实人文摄影大师的人、可以影响摄影风向的人——庄学本,然而却鲜为人知。如果,摄影者没有了庄学本为怎样?答案是矛盾的,世界不为一个人的存在而改变什么,但却因为有了庄学本,让岁月多了更多的精彩和美好记忆!“今天,让我们透过历史尘埃与这些凝视的目光对视,在时空中去重构一个民族的前世今生。”
这一组展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女性摄影集,无论是眉目俊朗,还是纯真无邪;无论是神思深邃,还是展露欢颜。一张张生动的脸庞,她们都超越时空的疆界,透过照片的边际,骄傲地与我们目光交汇,情感相通……庄学本的作品是需要凝视的。他将一种文明与尊严的力量赋予了他所关照的边地人民,而这份对人性的尊严,长久以来不但为主流社会所忽视,更为在中国土地上 “武装探险〞的西方闯人者所肆意践踏。庄学本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人性,非但是折射在拍摄对象身上的情感关怀,更是摄影者自我灵魂的投影。
1934-40年间,庄学本在中国川、青、甘、康诸省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拍摄和其众多的考察、创作作品当中,将各民族女性的社会地位、服饰形象、婚姻生活等展现的淋漓尽致,既表现出其对各民族女性同胞的博爱情感与道义关怀,也成为当代追寻者与公众了解八十多年前中国西部边陲少数民族女性文化最宝贵的文献资料。当我们以惊异的眼光审视庄学本的这些摄影作品为何如此具有“当代性”、“颠覆性”,完全有驳于时下摄影内容图解化、人物道具化的刻板规条时,答案或正在于那些自视高人一等的 “摄影家”,总是缺少真诚而善良地将镜头对焦在平头百姓之上。
【注释】庄学本(1909—1984)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边疆摄影工作者之一。他于1930-40年代在四川、西康(后并入四川)、青海、甘肃等藏边地区游历与摄影,在少数民族世居区域拍摄了数千幅以上的图片,其中最引人瞩目者,当为他在各地为羌、藏、土、彝、东乡、摩梭等少数民族成员拍摄的肖像照。摄影作品与考察研究长期刊载于《良友》、《中华》、《东方》等民国时代知名的期刊画报,拥有广泛的读者群。1941年,曾在重庆、成都、雅安三地举办“西康影展”,时任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亲自为展作序,其观众逾二十万,国民政府要员与学界名宿纷纷题词礼赞,多份刊物发表影展专号,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在以摄影成名的同时,庄学本于学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同样为学界所尊重,曾先后成为中国边疆学会与中国民族学会会员,并于1948年被选为中国民族学会候补理事。还晋以“西北协会调查专员”、“西康省政府参议"等半官方身份,在西陲藏边从事民族文化考察与民族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或出版过《羌戎考察记》、《青海土人的文化及其地理分布》、《丹巴调查报告》、《西康夷族调查报告》、《康藏民间故事集》等民族学人类学领域的文字作品。1950年后生活跌宕起伏,其摄影创作及学术活动都渐行渐远。近些年,这位久已被淡忘的摄影大师悄然又回到公众视野,并从学界获得了“影像人类学先驱"的称号”。当然,考其艺术与学术成就,“先驱"之桂冠确为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