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然蜂蜜,临床上的主要应用


要说起蜂蜜,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大家习以为常的产品。通常,在人们意识中所认知的“蜂蜜”(蜂蜜制品)和真正意义上的天然蜂蜜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简单的讲,蜂蜜制品实为人为加工后的食品被冠以“蜂蜜”之名,而天然蜂蜜却是有着诸多的药用价值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且天然蜂蜜也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上使用。


先看看各家对天然蜂蜜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蜂蜜,其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张仲景治阳明结燥,大便不通,蜜煎导法,诚千古神方也。 

2、《本草经疏》:石蜜,其气清和,其味纯甘,施之精神气血,虚实寒热,阴阳内外诸病,罔不相宜。《经》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同芦根汁、梨汁、人乳、牛羊乳、童便,治噎膈大便燥结,用此润之,有痰加竹沥。炼熟和诸丸药及膏子,主润五脏,益血脉,调脾,胃,通三焦。涂火灼疮能缓痛。 

3、《药品化工》: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补,滋养五脏,体滑主利,润泽三焦。如怯弱咳嗽不止,精血枯槁,肺焦叶举,致成肺燥之症,寒热均非,诸药鲜效,用老蜜日服两许,约月未有不应者,是燥者润之之义也。生用通利大肠,老年便结,更宜服之。

4、《中药大辞典》:另有一种有毒性的蜂蜜,在日本常自石楠科植物的花蜜得来,需谨慎食用。


蜂蜜的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先贤还是国家级期刊杂志对天然蜂蜜的药性功效与作用都有着明确的界定。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能;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脘腹作痛,肺燥干咳,肺虚久咳,肠燥便秘等治疗。就天然蜂蜜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例举一二如下:

①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曾观察20例,治疗后15例壁龛消失,3例进步(平均为32天);18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减轻,疼痛消失时间最短6天,平均为22.2天。国外资料报道治疗数百例的痊愈率为82%。用法:每日用新鲜蜂蜜100克,早、中、晚饭前分服;服至第10日后,每日增至150~200克。或用蜂蜜60毫升,0.5%普鲁卡因40毫升,混合为1次量,日服3次。

②治疗烧伤

用蜂蜜涂布烧伤创面,能减少渗出液,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从而缩短治愈时间。用法:一般Ⅰ、Ⅱ度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经清洁处理后,即用棉球蘸蜂蜜均匀涂布(不宜太厚或太薄),早期每日2~3次或4~5次,待形成胶痂后改为每日1~2次。采用暴露疗法。如痂下积有脓液,可将胶痂揭去,清创后再行涂布,创面可重新结成胶痂,迅速愈合。对已感染的或面积较大的Ⅲ度烧伤,则可用蜂蜜纱布敷于创面,外用无菌棉垫包扎。冬天不便使用暴露疗法者,亦可采用此法。蜂蜜中也可加入2%普鲁卡因溶液,配成2:1混合液使用,以减轻涂药开始时给创面带来的疼痛。有主张在蜂蜜涂布后,创面上再撒布一薄层石膏粉,以增强疗效。据85例观察,Ⅰ、Ⅱ度烧伤一般涂布蜂蜜2~3天后,创面便形成透明胶痂;6~10天胶痂自行脱落,新生上皮完全生长。晚期入院已有明显感染者,2~3天后创面亦能形成胶痂,并可见痂下上皮细胞生长。采用蜂蜜纱布包扎疗法者,一般经过6~9天肉芽生长良好,2~3周后即可痊愈。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已感染之创面,涂蜜后脓性分泌物亦逐渐减少。但使用本法时仍应尽力创造无菌条件。对胶痂下的感染情况要留意观察,及时处理。在关节处的胶痂易于破裂,要注意保护。同时,本疗法仅限于创面处理,其它如止痛、抗感染、补充液体及控制休克等,均需按常规配合进行。

治疗冻伤、冻疮

对于Ⅱ度以上有炎症及有分泌物的冻伤,用熟蜂蜜与黄凡士林等量调成软膏,薄薄的涂于无菌纱布上,敷盖于创面,每次敷2~3层。敷盖前先将创面清洗干净,敷盖后用敷料包扎固定。一般用药2~3次后,疼痛及炎症渐趋消失,3~7次可望痊愈。对于冻疮,先用温开水洗涤患部,然后涂蜜包扎,间日换药一次。如未破溃的,可不必包扎。

治疗溃疡与外

年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可试用10%蜜汁洗涤疮口,然后用纯蜜浸渍的纱布条敷于创面,敷料包扎,间日换药1次。曾试治两例下肢溃疡,1周后即有肉芽新生,约2个月即愈。另试治1例梅毒性溃疡,结果无效。皮肤与肌肉的外伤,可用10%蜜汁洗涤伤口,然后涂蜜包扎,能防止感染,获得一期愈合。

治疗皮

对过敏性皮炎及湿疹等,用蜂蜜100毫升,加氧化锌10克,淀粉20克,制成软膏外搽。用药后可使红疹消退,渗出物减少,痒感消失。治疗尿布皮炎,先用温水洗净患部,而后用蜂蜜涂搽,每日1~2次。

⑥治疗角膜溃疡及睑缘

用蜂蜜制成5%滴眼液滴眼,治疗角膜溃疡29例,治愈22例,进步4例,无效3例。一般在用药1、2天后,溃疡即由进行性转为静止,基底清洁,透明度增加,浸润边缘消失。奏效的原因可能是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或影响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用蜂蜜外涂,每日3次,治疗睑缘炎76例,平均3.5天治愈。

⑦治疗鼻炎和鼻窦

对慢性鼻炎采用40%蜂蜜行游子透入法治疗,每日1次,电流强度1~5毫安,时间15~20分钟,14次为一疗程。如需行第二疗程时,休息1个月后再继续进行。50例患者经14~24次治疗后,11例痊愈,18例好转,11例减轻,10例无效。对上颌窦炎,经穿刺灌洗后注入20%或40%蜂蜜2毫升,每周2次。观察29例,治愈20例。发病时间愈短,疗效愈好。鼻窦灌洗出的分泌物属于粘液性者效果最佳,粘液脓性者效果最差。又有用蜂蜜涂于鼻腔患处(涂蜜前先洗净鼻腔的结痂及分泌物),早晚各1次,治疗萎缩性鼻炎5例,经8~29天后,鼻部痛痒及前额疼痛均消失,鼻腔无分泌物及结痂。4例嗅觉完全恢复,1例好转。除2例鼻粘膜尚有萎缩现象外,余均恢复正常。

⑧其

蜂蜜还曾用于下列疾病:(1)急性细菌性痢疾:成人每日150克,分4次服;小儿酌减。(2)便秘:适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和孕妇便秘。每晨内服,或用20%蜂蜜水灌肠。(3)贫血:对低色素性贫血有效。治疗后血球与血红蛋白有显著的增加。每日用80~100克,分3次服。(4)阴道滴虫:用蜂蜜装入胶囊塞入阴道。此外,对神经衰弱、高血压、肺结核、心脏病、肝脏病等慢性疾患,内服蜂蜜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或调补作用,一般作为辅助用药。


蜂蜜的临床应用

相关配

1、蜂蜜配白芍:蜂蜜甘平,具有益气补脾,缓急止痛的作用;白芍甘寒,具有补血柔肝,缓急止痛的功效。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作痛等。

2、蜂蜜配乌头:蜂蜜甘平,具有益气补脾,缓急止痛的作用;乌头辛热,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两药配伍,可增强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疝腹痛,手足厥冷等。

3、蜂蜜配百部:蜂蜜甘平质润,长于补肺润燥止咳;百部甘润苦降,善于润肺降气止咳。两药配伍,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燥干咳,肺虚久咳等。

4、蜂蜜配当归:蜂蜜味甘,质润滑利,润肠通便;当归味甘,补血润肠通便。两药配伍,可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体虚津枯,肠燥便秘等。

5、蜂蜜配川椒:蜂蜜长于补中缓急;川椒善于温中散寒。两药配伍,可増强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中气满引心背彻痛等。

6、蜂蜜配沙参:蜂蜜长于润燥止咳;沙参善于养阴润肺。两药配伍,可增强养阴清燥,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燥干咳,痰少而黏,甚或痰中带血,咽干口燥等。

7、蜂蜜配生地黄:蜂蜜甘平,滋润补虚;生地黄甘寒,养阴生津。两药配伍,可具有滋润补虚,养阴生津的作用。适用于血虚皮肤枯燥及消渴等。

8、蜂蜜配玄参:蜂蜜长于润肠通便;玄参善于清热养阴。两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肠燥便秘等。

9、蜂蜜配锁阳:蜂蜜质润滑利,润肠通便;锁阳益精温阳,润燥滑肠。两药配伍,可增强益精温阳,润肠通便作用。适用于阳虚肠燥便秘等。

10、蜂蜜配枳壳:蜂蜜长于润肠通便;枳壳善于行气导滞。两药配伍,可増强行气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气滞肠燥便秘等。


鉴别用药

饴糖与蜂蜜:两者均味甘而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作用,用于中虚脘腹疼痛及肺燥干咳少痰。然饴糖性温,以温补为主,善治虚寒性腹痛。蜂蜜性平,又有润肠、滑肠之功,可治肠燥便秘;兼能解毒,可解乌头类药毒。


相关药品

五加参精、苁蓉通便口服液。


相关方剂

蜜煎导方(《伤寒论》)。


蜂蜜的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1、蜂蜜粥: 

1)功效: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用于脾胃亏虚所致的倦怠食少、肺虚干咳。或久咳不止,体虚津亏所致的大便秘结等。症见胃脘灼热隐痛、痞胀不舒、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燥咽千、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2)原材料:大米50g,蜂蜜适量。

(3)做法: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清水。以文火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蜂蜜即可。

(4)用法:温服。每日1-2次。

2、蜂蜜玉液酒

(1)功效:润肺生津、泽肤美发,适用于老年人肺虚久咳、肌肤粗燥毛发枯萎等。

(2)原材料:生猪板油50g,蜂蜜100g。白酒500ml。

(3)做法:将生猪板油置入容器中加入蜂蜜和白酒。文火煮沸半小时取下待温,滤过即成。

(4)用法:空腹温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服20ml。痰湿内热者慎用。

3、柠檬蜂蜜水

(1)功效:降低尿酸值、活化内脏功能、美容养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疼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毒。

(2)原材料:柠檬1个,蜂蜜15ml。

(3)做法:将柠檬洗净,切片用榨汁机榨出原汁备用。将柠檬汁和蜂蜜先后倒入杯中,然后加入温开水大约500ml,用搅棒慢慢调匀即可食用。

(4)用法:每日清晨一杯。


蜂蜜的临床应用

摘录《药品化工》
 Photos by Tonkeg'S Story|编辑:Ta的故事
23

打赏作者Ta的故事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