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城市春天的角落里


时间都去了哪里?正是当前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当我的目光凝视在《工棚生活》这张《中国摄影报》年度获奖照片时,农民建筑工的形象从方寸小天地中折射放大出来,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用他们的汗水、智慧、时间,浇灌出大都市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jpg
《工棚生活》|摄影:梁利峰

摄影师梁利峰生活在南京城里,多年来,他坚持把镜头对准普通的农民工,在创作采访中与他们真诚交朋友。“我的时间在照相机的镜头中”;图片中的农民工,时间用在了为城市添砖加瓦中。建起广厦千万间的绝大多数农民工却只能蜗居在简陋的工棚中。照片中能清晰的看到居住的工棚是多么的贫寒,几扇破败的窗户分布在薄薄的“墙”面,直观地反映了农民工的居住环境。照片抓拍的是农民工在工余时间窗户前的生动写照:一位农民工伸手从“窗”外接过同伴递来的香烟,一声招呼,一只香烟,传递着亲情和友情,也引来“四邻八舍、楼上楼下”的弟兄们微笑着看热闹。劳动之余,农民工以自己的方式体验着生活的欢乐。


就摄影技巧而言,《工棚生活》巧妙地运用九宫格的构图基本法则,位于画面中下交叉点的两个人通过窗户和墙洞传递香烟,充满趣味,成为视觉中心,也形成其他人物视线集中的一个焦点。照片通过窗户的透视,形成逼窄的视觉空间,而画面上下左右出现的各种形态的人物,在相互关注的视线中又构成虚拟的空间感。仔细品味这幅作品,让人感悟到在这个压抑的空间里,农民工们犹如在舞台上,表演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悲喜剧。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愿做而又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憧憬着未来,春风把他们带进了城里;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剂,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是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工,城市之花就会枯萎。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在缺少阳光和泥土的城市里,老乡是一条藤上的两个瓜”、“在这个很美的城市里,我要痛快幸福地流泪”、“一杯浓茶、一杯香烟,让友情充实人生的空白”,这是农民工自己笔下描写的诗句,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


《工棚生活》作为一张颇富形式感的纪实照片,规则不规则的“窗”点缀在图案化的墙壁上,年轻民工不同的身姿和笑容,生动地阐释了农民工的现实生活状态。在城市春天的角落里,一代人的奉献、担当、屈辱,崛起了一座座城市;一个个时代草根农民工的生存镜像,值得每一位城里人的尊敬。当然,把镜头对准可敬可爱的农民工,摄影师同样值得尊敬。


配图摄影/梁利峰

 Photos by Tonkeg'S 朋友圈|撰文:姚伟民

15

打赏作者姚伟民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