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抹光影调丹青


摄影与绘画,宛如两个孪生姊妹,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在艺术的殿堂里熠熠生辉。与绘画相比,摄影只有短短百多年历史,观看早期的许多摄影作品,就是在模仿绘画的格调。随着现代摄影器材和摄影技巧的发展,真正能很好掌握“画意摄影”的作者越来越少。但作为摄影艺术门类的流派,“画意摄影”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mmexport1528869913607.jpg
《乔家大院的女人》

画意摄影流派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画意派主张摄影师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不依附传统模式,强调画面中影调、线条、平衡等美学元素的重要性超过照片的现实意义。中国早期的摄影大师朗静山曾评价自己的摄影风格“画之境地,随心所欲,于大自然景物中,仿古人传模移写之谐构图,制成理想中之意境。”大师朗静山就是我国最早的“画意摄影”开拓者。1931年至1948年,17年间他就有近千件作品人选国内外影展和获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后继有人。荣获第六届“奥赛”中国专题组大奖的《乔家大院的女人》,就是一组唯美的“画意摄影”。摄影家李伟光构思创作这组作品,多次到乔家大院体验生活,反复拍摄素材,后期制作过程中,充分学习借鉴油画色彩的立体感,国画笔墨的洒脱感,水彩画意的浪漫感,采用电脑多种特技,最终创作出评委和观众交口称赞的优秀佳作。构图、色彩、透视、唯美是摄影和绘画的共性;主观与抽象、纪实与视觉夸张则是它们的个性。我们欣赏《乔家大院的女人》,不但看到了唯美,还看到了作品的内涵和视觉的冲击力,使作品与观众心目中有碰撞有共鸣。


摄影是触类旁通、是借鉴、是启发。看了电视剧《乔家大院》,摄影家李伟光就想把自己对晋商的见解和感受融入到摄影作品中。晋商文化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已经不少,但专题系列摄影作品还没有,他根据晋商开辟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衰落后又兴起的一条国际商路为线索,在晋商这些悲壮男人的故事背后寻找流传着的女人故事,并用“画意摄影”来表述,这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构图严谨,色调悦目,富有意境,引人联想,是“画意摄影”的特有标志。《乔家大院的女人》,在构图上注重协调平衡,又巧妙的留出大空间,给人视觉上的舒展,而人物模特如痴如怨的表情又更显大院的悲郁和压抑。图片中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深受绘画的影响,大面积冷色调的沉淀,与那一抹鲜艳的衣服亮色,正发衬出少妇不甘寂寞的青春心灵。典型的背景道具,精心设计的服装发型,柔和空灵的光影塑型,都在追求着美的表达。用写意的手法表现中国元素,用摄影的技巧表现人物的神韵和气质,是优秀摄影师们追求的视觉效果。在这里,中国元素不单是指某一种具象的符号,而是包括了众多的抽象元素,如色彩、形式、质感、建筑、服饰等。


作家的语言是艺术,画家的语言是作品,摄影家的语言应该是这两者的交融;摄影作为一门大众化的视觉艺术,带给观众的应少些视觉疲劳,多些养眼之作。一抹光影调丹青, 《乔家大院的女人》,应该是做到了。


摄影|李伟光
 Photos by Tonkeg'S 朋友圈|撰文:姚伟民
28

打赏作者姚伟民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