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丁青寺


沿G317川藏线进藏前行那曲地区势必要路过丁青,在临界县城的一个岔路口,右行进入县城,左侧G317国道继续前行便可见对面依山所建一处寺院群落,即是丁青寺。丁青贡巴村-丁青寺山下有条水泥路可直接进入寺院。关于丁青寺的始建时代、创造者和介绍等资料众说不一,也无可靠资料记载,现网络上可见丁青寺介绍图文字是指德格县中扎柯乡熊拖村一处康区丁青寺祖庭的介绍但相关但介绍图片又是G317国道旁丁青县的丁青寺,着实有点让人犯迷糊。


丁青寺

(寺院的路)

丁青,系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丁,为上面、上部,顶的意思;青,指大、广。丁青,指大台地或上部广阔的涵义。曾译登青、定青、霍尔丁青、穹布丁青、穷布丁青。元代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后为明时形成的霍尔三十九族(即指蒙古人的三十九个部落,简称“三十九族”。现县境原为三十九族之一部分)辖地。先归据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土默特等部管辖,明崇祯十年(1637年)又被和硕特蒙古固始汗统辖。清顺治始管辖该地。雍正三年(1725年)归青海办事大臣辖,设三十九族“基巧”(总管),府驻丁青,直属理藩院夷情衙门。乾隆十六年(1751年)划归驻藏大臣直辖。


丁青寺

(丁青寺全貌)

1916年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将“三十九族”改置“霍尔基”(即霍尔地区总管)。“三十九族”先后被分置为丁青、巴青、比如、色札、尺牍、聂荣六宗,其中丁青宗,1916年置,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甲木塘。亦名穹布丁青、霍尔丁青。清末曾设九族县。1942年又将“霍尔基”划入新成立的“绛曲基巧”,简称“绛基”(即藏北总管)辖区。1950年起丁青、色札、尺牍宗等原“三十九族”区域,先后属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辖。1960年并丁青、色札、尺牍三宗,改设丁青县,属昌都专区。1970年属昌都地区。1960年与色札、尺牍二宗合并改设丁青县。


丁青寺

(瞰丁青)

因地处藏东北部,他念他翁山北部,唐古拉山东南延与藏东峡谷地的结合部,地形特别复杂,且平均海拔4100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同时也造就了丁青独有的冰川、湖泊;雪山、峡谷等藏式自然及人文风貌景观。

摄影&撰文:扁担舟
 Photos by Tonkeg'S Story|编辑:Ta的故事
2

打赏作者Ta的故事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