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乘无上续一切法之王,时轮金刚
【述】藏传佛教密乘无上续修执法门中有一续部为无二部,其尊者为时轮金刚,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释尊在香巴拉国传授时轮法时所化现的愤怒相本尊,也代表着时轮密法义理...
【述】藏传佛教密乘无上续修执法门中有一续部为无二部,其尊者为时轮金刚,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释尊在香巴拉国传授时轮法时所化现的愤怒相本尊,也代表着时轮密法义理...
【起源】有关无上密集金刚大法的师承次第,一般认为是由圣龙树传出,次传阿阇黎玛当根巴、历经次传大成就师帝洛巴(噶举之父)、班钦·那若巴(藏传佛教噶举派开祖马尔巴之...
藏传佛教密乘修执根本要义在于“金胎不二”,全息哲学科理趣乃是理、智真如之具象表达。胎藏界喻理曼陀罗即理法界,表行者之身心与清净法界之毗卢遮那如来同等无二,全息意...
关于藏传佛教密乘的起源,前文《解读,密教(宗)的起源与流派浅析》曾有所简述。源起印度最后一个佛教时期的波罗王朝,教典总称为怛特罗(简称四续,即作怛特罗(事续)、...
人们对众神的崇拜和供奉由来已久,这种人们生活中的信仰仪式在很早之前在汉、藏地区仍至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人们虔诚供奉诸神佛无异于获得共同世间的成就、不同佛的成就、涅...
地藏王菩萨(705—803),梵文:Kshitigarbha,音译“乞叉底蘖婆”。唐时新罗国王支属,本名金乔觉,农历七月三十圣诞。出家后游方来唐,行至池州九华山...
观音本名观世音,梵语音译为”阿那婆娄吉低输”或”阿婆卢吉低舍伐罗”,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佛位的菩萨。观音是“观世音”的略称...
【引言】佛说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一卷,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补怛落伽山圣观自在菩萨宫殿。与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前后围绕。...
打阿嘎,往往是进入藏区旅行的人们称为“死等也要看到”的一景,却在一些人雪域高原行走中一路如影随形——从曲松县的拉加里王宫,到雅鲁藏布江畔的桑耶寺,再到拉萨的哲蚌...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
【简述】文殊师利菩萨(梵名Manjusri),又写做文殊尸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简称文殊,或是濡首、溥首、软首。译作妙吉祥、妙德。又名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
先前早些时期,编辑过一篇《在雪域——西藏,遇见的那些美食》关于西藏美食的浅薄小文,并没有真正意义涉猎到青藏高原上那流传了千百年专属于藏人的传统美食。近段时日在整...
“五方佛”,又称“五智佛"、“五方如来”、“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俗称“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
密教(宗),严格意义上称之为“密乘”比较合适,文中尚以习惯上称呼。中国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
先讲一下关于佛珠的起源 现在很多人认为佛珠是佛教徒仅仅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实际上佛珠有神秘的起源和深奥的意义。依据本教《无垢光荣经》记载,辛饶...
【述】作为本教的“父色”——黑,为何没有出现在代表信仰力的风马旗“五色”之中,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佛本之争”。中世纪,后弘时期,随着佛教不断进入藏地,各藏传佛教派...
【述】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
金刚法舞,藏语称为“噶尔羌姆”或简称“羌姆”。藏传佛教特有的宗教修持仪轨,正式名称为“密宗金刚噶尔羌姆舞”。汉语意译为金刚神舞,亦称羌姆舞、“跳神舞”,最早起源...
"三字明咒",即是:“嗡阿吽”。是藏密主教普贤王如来的根本咒,代表佛的三密。《瑜伽大教王经》云:嗡字是大遍照如来(毗卢遮那佛);阿字是无量寿如来(阿弥陀佛);吽...
财神,中国家喻户晓、世人都喜爱尊重的众神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家耳熟能详。如:文财神:比干、范蠡、端木赐、李诡祖;武财神:关帝爷、赵公明...
普贤王如来(梵文:Samantabhadra,藏文:Kuntuzangpo),又称法身普贤,藏密的本初佛(元始天尊)(藏文:Dang-po'i sangs-rg...
阿底峡(982—1054),古印度佛教高僧、佛学家,萨护罗(今孟加拉国达卡附近)人,出身王族。汉名无极自在,本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藏族佛教徒尊称之为觉卧...
八大法行,即八大嘿噜嘎,是公元8世纪由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大师传播到西藏的一种修行法门,为宁玛巴所修出世五法行和世间三法行。在西藏实修此法门的很多人得到正果,出现...
度母最早产生于古代印度,以一个终极的永恒力量,一个慈悲美丽、利益众生的崇拜偶像,植根于广大信仰者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精神生活之中。且以自身富有的性质借助不同方法融入...
大白伞盖佛母,以象雄文名叫“布扎阿甘”,藏文名叫“杜甘姆”, 大白伞盖佛母是诸佛事业的化身佛,其化相亦有多种,包括千手、十臂、六臂及二臂相的大白伞盖佛母等。 大...
“度母”,藏语称“卓玛”,是“圣救度佛母”的简称,梵音译作“达热”。一词最早源自古代印度,代表着母亲原型(Mother archetype),是母亲的意象,象征...
不动明王,也被称为“阿底峽尊王”,是密宗佛教的护法神和鬼神之一。可是不少人对于不动明王的身世来源一知半解,对此感到困惑。传说不动明王是大威德金刚的化身,同时也是...
笃布巴(Dolpopa,1292-1361),法名喜饶坚赞(Sherab Gyaltsen),译言“智幢”,于元至元二十九(1292)出生于西藏阿里笃布地方的班...
所有到过丹巴的人都会惊叹丹巴的“三绝”:甲居藏寨、碉楼群、美女。丹巴境内,深藏着众多造形美观、风貌古朴、鲜为人知的乡土民居。如此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乡土民居资源...
一提到佛教艺术中的壁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壁画。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区2公里外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一处王国遗址...
天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
大昭寺位于拉萨古城中心,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当时第三十三代吐蕃王松赞干布在位,为吐蕃王朝强盛时期,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与唐太宗之女文成公主通婚。公主进藏带有“...
自2017年冬,第一次踏上涪城这片土地而今也难免感概“星霜倏几周,五载五合离。”时间转瞬即逝,五年来分分合合,往返津、涪之间,穿越城市的街头,走过市井繁杂小巷,...
【述】德格印经院,位于德格县城,萨迦派寺庙更庆寺内,堪称西藏文化的宝库,更是传统印刷技术的活化石,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
“先有老虎城、永泰城和红水县,后来才有景泰城。”景泰是历史上的边防重地,境内的古长城、古城池等遗迹很多。因城从空中俯瞰其形似“龟”故名龟城。永泰龟城在上世纪50...
德格,这块广袤而美丽的土地上人杰地灵。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自然、人文和民俗文化景观星罗棋布,随处可见,是旅游、观光、考察民族和宗教文化的最佳去处。它以名扬中外的...
这幅唐卡摄影记录中的人物为当今苯教第一人——丁真南达,现驻锡尼泊尔一座苯教寺院传经布道,已90多高龄。近现代时期苯教传承最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丁真南达,延续千年...
所谓“打社火”,就是旧时春节期间乡村社会在酬神、祈神时进行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以欢庆丰收,祈望来年一方百姓平安健康。社,即古代祭祀土地神的仪式。社火也叫社鼓。 ...
玉隆拉措(新路海)位于德格县境内的雀儿山东麓,傍川藏公路(G317成那线),距甘孜县城90余公里,距德格县城约81公里,海拔4040米,湖面约6.2平方公里,南...
当文化不能以一种骄傲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个民族正在消亡的症状,历史一次又一次的不断验证着一个不懂得尊重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可能长久延续下去的。我并不认识这些...
本教,藏民最初的信仰,早在远古时期便出现在藏域,在藏王赤松德赞邀请莲花生大士进藏传法之前,便已在藏域发展有千余年的西藏本土宗教文化,成为藏民最初的信仰,支撑着古...
藏域,一个充满神奇、传说、未知、故事的国土,纵然这些年不停地往复其中,不能窥其一二,也只是偶然得到些皮毛。走过的路途千、万里,拍下的照片万、千张,不足以表达对藏...
白族:据文献记载,先民为苍山下、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一个聚...
粉房亦作“ 粉坊 ”。是制作粉条、粉皮、粉丝等食品的作坊。制作粉条的作坊(粉房)在农村很多,一到冬天农村村民便开始手工漏粉条,几乎家家户户都用红薯磨出的淀粉漏制...
“海上城市”原名“巴西玛鲁”,是日本一艘国际远航客货轮,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船长 156米、宽19.6米,共有七层,排水量达1.7万吨。1951年下水,1954...
你去过丽江吗?你去过丽江的忠义市场吗?如果在丽江连忠义市场都没有去过,不能算是真正地到过丽江!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行行色色背着各式各样背篓的纳西人,还可以见识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