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尼玛卿山神的故事

[述]阿尼玛卿神山本教经书称之为“玛沁本日”,意为祖父大神山。《汉书》亦称之为大积石山,源自于安朵拉(安多地区)当地人的称谓。其主峰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卅玛沁县境内的雪山乡,座落于于青海湖的南岸,高度为6282米,多为锯齿形重叠石峰,终年积雪不化,周围冰川层厚度达数十米,内有数万大小不等的冰洞和冰凌缝构成。

阿尼玛卿山神的故事

(藏宁玛巴传承-阿尼玛卿山神曼陀罗)

藏族本教中记载,“玛沁本日”原来是吐蕃王国最早的"九天座王” 之一沃德贡杰为藏王的八王子之一、又为西藏历代先祖祭祀之九大神山之一。他统领着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所有山神,也是藏人的祖神、战神和保护神。在整个藏区神山信仰体体系中,阿尼玛卿神山为藏区21神山中列位第4,也被示为开天劈地的90位造化神之一,其神通广大,为安多藏区的主要救护之神,其人格化后往往代表着格萨尔王的形象。因此,藏传佛教格鲁派也将阿尼玛卿神山尊为西藏甘丹寺特有的护法神。

在阿尼玛卿神山群峰之间,另有13座海拔5000米左右,由众雪山围合形成的嘉仁、鄂仁、卓仁三座圣湖,则是黄河上游“玛域” 地区三个藏族部落人的“寄魂湖”,这13座神山也是古代格萨尔王时期“岭国”的护法之神。藏地著名英雄诗史《格萨尔》中的格萨尔王和追随他的30位大将的灵魂就寄托在阿尼玛卿神山圣湖之中。当地人们相信,只要阿尼玛卿雪山巍然屹立在黄河源头,黄河之水就不会干涸,而英雄的格萨尔王就会永远活在藏人的心中。

传说,阿尼玛卿山山神有三百六十个兄弟神相伴,所以又简称为三百六十人“玛”。人们也习惯性地将阿尼玛卿山山神,描绘成一位头戴红缨帽,身穿闪光四射的护胞金甲,披白色斗篷,身上缀满了各色宝石,右手挥舞缚有旗帜的长矛(或右手持长剑),左手托着装满宝石的宝盘,左手腕搭了一个用鹰皮做成的口袋,乘着风行万里的白龙马(也有说他骑的是一头绿松石绵毛白狮的样子),腰佩宝刀,身带弓箭的战神模样。

有关于阿尼玛卿山神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叫俄德巩甲的老人,为了使藏区百姓解除灾难,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便派他的八个儿子 去帮助他们,七个儿子去了藏北地区和康巴拉,老四则被派到安朵拉。

临别时,老人家对四儿子说:“儿呵,这次出远 门,任重道远,一定要多多保重。千万记住对头上有辫子的人要有慈父一般的感情,对背上有装饰品的人要有慈母一般的感情,对与你同龄的年轻人要有兄弟一般的感情,只有具备这三样,你才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 人。只有得到安朵人的信任和帮助,你的事业才会成功。”并相约在藏历马年父子在安多相会。

老四拜别父亲后,小伙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翻过九十九座大山,涉过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九十九个大草滩,风尘术 朴,来到了安朵拉。这里由于妖魔时常作怪,山中猛兽出没无常,妖魔野兽所过之处,鬼哭神嚎,秃鹰低旋,尸骨遍地,惨不忍睹。夏日里洪水泛滥,又连年受灾,百姓民不聊生。

小伙子牢记阿爸临行嘱托,尊老爱幼团结民众,用他非凡的智慧和魄力,很快消灭了妖魔,降服了猛兽,惩办了坏人,从而使安朵地区的老百姓 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被推举为安多首领。由于他的业绩感动了天神,还被天神封为护法神,并授权他掌管安朵拉的山河一草一木和天地。

光阴荏苒,不觉已到了藏历马年,到了父子约定相会的时间。这一天,风和日暖,万里无云,一千五百名骑着被降伏的各种猛兽,手持大刀、长矛的人身兽头的骑士们,来到黄河源头迎接俄德巩甲时,安朵拉各地牧民早已汇聚在宫殿四周迎候。

老四给父亲见过大礼,此时俄德巩甲举目望去,只见一座九层白玉琼楼屹立在面前,水晶的墙壁,金银的屋顶,玉石的台阶,珊瑚的房脊,玛瑙的房梁。琼楼雕梁画栋,豪华无比。下得楼来,沃德巩甲父子即来到殿外与牧民相见,众牧民拿出新鲜的糌粑、刚打出来的酥油茶、刚出锅的羊肉、血肠、和热气腾腾的焜锅馍馍、香喷喷的青裸酒供奉给沃德巩甲父子享用。

于此同时,只听鼓声大作,歌声四起,小伙子和姑娘们跳起“玛多果卓”,歌手们唱起赞美的颂歌。人们尽情地跳,尽情地唱,也唱不完沃德巩用父子的恩情。忽然间,雷声大作,云雾四起,白玉琼楼宝殿在云雾中高高地升起,转眼间一座冰雕玉砌的雪山拔地而起,直达白云深处。安朵拉以黄河为姓的牧民为了纪念俄德巩甲父子英雄,便将这座雪山称作“阿尼玛卿”(藏语即大玛氏先祖老翁神山)。而每逢藏历马年时,人们怀着无限虔诚的心,再次来到俄德巩甲父子化身形成的“斯巴其合县拉沟”(藏语,即开天辟地大神山)举行和参加盛大的聚会。


 Photos by Tonkeg'S Story|编辑:Ta的故事

0

打赏作者Ta的故事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