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阿底峡(982—1054),古印度佛教高僧、佛学家,萨护罗(今孟加拉国达卡附近)人,出身王族。汉名无极自在,本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藏族佛教徒尊称之为觉卧杰,意为佛尊。阿底峡从学弟子甚众,最著名的有那措·崔成杰哇、库敦·尊智雍仲、俄·勒贝喜饶和仲敦巴·杰哇迥乃四人,其中尤以仲敦巴最能传其衣钵、弘传其学说,并于阿底峡尊者圆寂两年后(1056年)于拉萨北热振修建热振寺,由此正式形成藏传佛教噶当派。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生平经历

十一岁在那烂陀寺从觉贤学习佛学,旋去王舍城跟密教大师阿缚都底波陀学习密法,尔后又去超戒寺从那洛波钻研显、密两乘;二十九岁出家,在菩提伽耶摩底寺(另说奥坦多补梨寺)从戒护受具足戒,学习戒律,又从法护学习显教经典,师事香蒂巴(Shantipa)、那饶巴(Naropa)等人。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1013年,在阿富汗的穆突起默德伽塞尼的穆斯林军队最后一次侵入印度前,去金地岛(今苏门答腊)从法称学习密法,并去锡兰(今斯里兰卡)钻研大小乘经论和密咒。四十四岁时(1026年)重返印度,任那烂陀寺、超岩寺(又名超戒寺、超行寺)等十八座寺院住持、首座,声名极盛,与宝生寂、觉贤、阿缚都底波陀、动毗波、寂贤等人一起被称为超戒寺八贤。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1040年应古格王室绛曲沃邀请,于宋康定元年(1040年)动身离开超戒寺赴藏地传法,1041年住尼泊尔一年,庆历二年(1042年)到古格,住托林寺,在阿里的三年,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的混乱局面撰《菩提道炬论》,在藏传佛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所著《八分医方》对西藏医学北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协助仁钦桑波等译师翻译显、密经论众多。并为阿里僧人讲解显教经论,传授密法灌顶。五年后受仲敦巴·杰哇迥乃之请,到卫藏传教九年,前后曾到桑耶、拉萨、叶巴、彭域、聂塘等地弘法,从学弟子甚众。至和元年(1054年)圆寂于拉萨以南聂当(聂塘)。他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重要僧人,亦是孟加拉国和中国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流者,其部分骨灰已被迎回孟加拉国。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噶当派的传承 

仲敦巴(1005—1064年)在藏北(林周县唐古乡)建热振寺、传阿底峡教法,正式形成噶当宗派。此后,仲敦巴的大弟子普穷哇·循努坚参(1031—1106年)传出噶当派的教诫派;博多哇·仁钦色(1031一1105年)传出噶当派的教典派;京俄巴·崔成拨尔(1038—1103年)传出噶当派的教授派。另,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那措·崔成杰哇(1011—1064年)及其弟子绒巴甲索巴修建那索寺后,传出噶当绒巴传承。因那索寺位于热振寺下方,故又称之为下噶当传承,热振寺传承称为上噶当传承。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仲敦巴去世后,热振寺的主持由南觉钦波(1015一1078年)担任,他也是阿底峡尊者的一位弟子,南觉钦波去世后,又有阿底峡的另一位弟子公巴哇(1016一1082年)继任主持。之后,则有仲敦巴的弟子们相继担任热振寺的主持。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俄·勒贝喜饶(生卒年不详)于1073年修建桑浦内邬托寺(乃托寺),后改称桑浦寺,主要翻译经论和传讲因明学,其传人俄·洛丹喜饶(1059—1109年)、恰巴·曲吉僧格(1109—1169年)等相继主持桑浦寺,使桑浦寺成为讲授西藏因明学的重地。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仲敦巴的弟子博多哇修建一座寺院,称博多寺;博多哇的后继者中有甲·却喀巴(1101一1175年)的高僧在拉萨附近的墨竹建立却喀寺;赛·基布巴(1121一1189年)约在1164年在却喀寺附近又建了一座新寺叫基布寺;东敦·洛追扎巴(1106一1166年)于1153年建立了纳塘寺。另外,还有嘉域寺、洛寺、岗岗寺、仁钦岗寺等许多噶当派寺院。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无疑,噶当派对藏传佛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作为当今藏传佛教宗派之一,不仅是藏地后弘期最先创立的重要宗派,更为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噶当”藏语意“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僧人修行”,其意为将佛的一切语言和三藏教义,都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所传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据以修行。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因噶当派重视一切佛教经论,奠基人阿底峡入藏后作《菩提道灯论》,并提出显、密结合、先显后密的佛教教学内容与程序。加之噶当派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在其后建立的噶举派(止贡噶举创始人仁钦贝曾师从噶当派僧人朗龙巴;帕竹噶举的创始人帕木竹巴曾师从多位噶当派僧人,学习噶当派教义,而其开创的帕竹噶举教法正是融合了噶举大手印口诀与噶当派教义。)、萨迦派(萨迦派的第四位祖师萨迦班智达就曾在27岁时师从噶当派僧人绛曲格孜等人受比丘戒,学习噶当教法。其所有著作中论述关于一切大乘共道的修行,依据的都是噶当派的宗规,并将其作为萨迦派的修行依据。)及其它派一些重要高僧亦都曾向噶当派学习,格鲁派更是直接在噶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有“新噶当”之称。且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源于噶当派。可见噶当派教义对藏传佛教义学的影响,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的发展影响甚大。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噶当派的没落无法规避。自阿底峡从1042年到1054年在阿里和卫藏地区所传播的教理教法,经阿底峡的弟子仲敦巴1054年和1056年创建卓玛拉康和热振寺,再吸收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和下路弘法的一些高僧和寺院,最终所形成噶当派开始,在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中,按照创立的时间计算,噶当派其实是后弘期最早创立的一个教派,到13世纪中叶蒙古军进入西藏之前,噶当派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虽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派系和寺院系统,不过可惜的是,除了依靠师承关系和学理经论松散联系在一起外,无论是阿底峡还是仲敦巴都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而又有权威的领袖继承体系,没有树立起一个全派的中心寺院和能够统领全派的领袖人物,这也是导致噶当派逐渐湮灭的一个重要原因。至15世纪中期格鲁派兴起后,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转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亦从此在藏区慢慢隐灭。


阿底峡尊者,与他的噶当派传承

阿底峡尊者对藏传佛教的重要贡献在于:其一,在西藏期间翻译和著述了许多显、密两宗的经书,如解脱军的《三万光明论》、世亲的《摄大乘论释》、清辨的《中观心论的解释》、无著的《大乘宝性论释》等;亲自撰写的著作有《密咒幻镜解说》、《中观优波提舍》、《中观优波提舍宝箧》、《菩提道炬论》等等。《菩提道炬论》则是阿底峡尊者的代表作,也是奠定噶当派教义的经典著作,是一部融汇贯通显、密之大乘学说的不朽力作。书内阐明了显、密教义不相违背之理和修行应遵循次第的重要性,为宗喀巴大师造《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两部名著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巨大贡献则是在藏地培养了大批佛教弟子,其中有四大著名弟子,即那措·崔成杰哇、库敦·尊智雍仲、俄·勒贝喜饶和仲敦巴·杰哇迥乃。尤其是仲敦巴杰威迥奈继承阿底峡传授的全部显、密教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藏传佛教噶当派的教法体系。总之,阿底峡尊者在藏巡锡传法十三年期间,对西藏中、西部佛教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摄影&撰文:扁担舟
 Photos by Tonkeg'S Story|编辑:Ta的故事
0

打赏作者扁担舟X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喜欢,就赏吧!